“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推荐项目公示

时间:2025-04-19    来源:     供浏览:

各单位:

根据相关工作安排,学校开展了“青创北京”2025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下称首都“挑战杯”竞赛) 作品校内推荐工作。经学院推荐、学校考察、专家评审,拟推荐以下竞赛项目参加首都“挑战杯”竞赛专项赛,名单公示如下。

“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

序号

作品名称

参赛学生

指导老师

1

数字化赋能设施种植农产品质量监控技术研究 ——以高利润经济作物水蜜桃为例

王涵、张嘉慧、孟行健、周泽霖

杨明轩、齐特

2

云岫红麓

张潇瀚、齐妍菲、

王奕焯、孙敬涵、李博瑶

孙磊

3

“栗”久弥新——构建四渡河村“河链共生”发展模式

詹小琳、李婧然、

周亦佳、董烨、邹一丹、高婧言、田珉美汐

陈晓静、田琼、刘鹏

4

“阳光果精灵”——撬动“大产业”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王佳琦、刘中旺、

李敏正、赵程莘、黄湛博

熊文景

5

古垣云境——基于门头沟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资源调查现状的一体化数字平台设计方案

弭璎娜、史雨轩、

范韶博、刘航奇、陈婧怡

崔志勇、廖博飏、张迎晨

6

"苹果红了":新城子镇乡村振兴品牌赋能计划

章雨婕、张轩淼

王可

7

佛子庄乡特色农产品推介标识设计

王泓博、尹浩存

熊文景

8

Eco智能航驿: 三驱共振引领董各庄产城焕新计划 ——科技筑基、文化铸魂、IP赋能的生态型发展范式

李堂玮、曹志、刘倬辰、周昕怡、段喜雨、任晓林、刘诗怡

冯维成、付强、王俊凯

9

探索南邵镇北邵洼村创新服务模式

张倩雯、张佳蕊、樊黎婷、王浩良、刘薪

廖博飏

10

人口倒挂背景下基层团组织数智化建设调研报告

梁竣博、陈彦铮、袁启瑞、李佩仪、王弈祁、周思澎

熊文景

11

背篓情系三代人,红色精神传薪火——周口店红色劳模精神剧本

朱芳玉、白欣宜、陈治屹、杜佳乐、邓子淏、李雨凡、申奕然、陶欣然、魏怡飞

汪群

12

乡创聚科技∙院落焕新生

胡涵琪、年雨欣、龙新雪、孙雨蒙、解鑫睿、钟璟一

廖博飏、吴衍川、张迎晨

13

非遗文化的数字孪生与电商平台耦合机制-"山川万象,健康古将"以古将村特色旅游线路为例

张佳蕊、张倩雯、樊黎婷、张乐天、谷嘉祎

张迎晨、吴衍川、廖博飏

14

基于全程绿色生物种植桃树技术的平谷大桃免套袋技术

喻京颂、吕昊宸、许洋、高悦

李蓬睿、张迎晨

15

智农守护,北斗赋能——北斗/GNSS的乡镇农田水土环境综合监测系统

刘浩宇、杨讴、殷博怀、刘浩宇、赵笑菲

王峰、李杰

16

悬浮的青春: 昌平区北邵洼村流动青少年生存状态考察报告

赵美涵、翟培、李茜茜、胡靖晗、张一婷、赵映然、姬米

张迎晨、张超、陈飞

17

农文旅融合驱动山区民生保障的可持续路径探索——基于珍珠泉村“泉养共生”全龄友好型模式实践

刘嵘、唐令韬、郝若澜、郭金硕

张迎晨、吴衍川、黄兆存

18

“务彩缤纷”——北务镇农业规划

秦瑜晗、周韵喆、王妤洋、徐百卉、李翊凡 、李彦瑾、周玥、杨子安

张佳书

19

延庆区井庄镇箭杆岭村引导系统设计

龙新雪、卫红伊、王一然、吴奕萱、郭浩

张迎晨、吴衍川、谭淇晏

20

设施种植农产品质量监控数字化技术研究

吕昊宸、喻京颂、许洋、高悦

张迎晨、吴衍川、廖博飏

21

AI赋能红色文化:基于马栏村红色资源的数字化传承与思政课创新

郭健一、晏晨菲、李潇立、安勃展、于普一

张迎晨、吴衍川、李蓬睿

22

“第一缕阳光”照耀下的苹果振兴路径:新城子镇乡村产业品牌化与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叶文歆、倪之上、张佳奇、于普一、江北、张铄、王紫墨

张迎晨、吴衍川、黄兆存

23

基于水肥耦合与臭氧贮存法的朗家园枣质量提升与保鲜技术

康晨阳、胡昊阳、于仕俊、程秋实

张迎晨、吴衍川、黄兆存

24

桃子免套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牛紫珊、董君碧

张迎晨、吴衍川、谭淇晏

25

《红史韵悠长,宋庄情未央——宋庄村沉浸式红色文化体验基地策划案》

袁迪、唐茗琦、肖涵章、邹昕冉、杨昕妍、梅紫萱、惠悦

陈思

26

“红色背篓·文明之源”周口店镇历史文化剧本创作

刘博雯、龙新雪、丁悦、余悦文

张迎晨、吴衍川、谭淇晏

27

以品牌赋能北务镇蔬菜产业:企业共享共建与乡村振兴新引擎

王然、叶文歆、黄焕荣、仇奕桢、张佳奇、宋佳凝

张迎晨、吴衍川、黄兆存

28

红韵艺彩 宋庄新章——以文化繁荣赋能宋庄村乡村振兴

宋佳凝、王然、李潇立、仇奕桢、郭金硕

张迎晨、吴衍川、黄兆存

29

“四叶草”发展模型——四渡河村青年赋能的农文旅融合振兴方案

江北、邱禹佳、王梓怡、付海欣、袁丽涵

张迎晨、吴衍川、谭淇晏

30

门头沟重点村落调查方案和数字化保护解决办法

苗笑睿、马艺佳、杜伯洋、马小越

谭淇晏

31

织梦农科新篇章:农业中关村创新建设与乡村振兴华彩之旅

宋佳凝、李潇立、王然、张欣瑞、刘颖燃、何润钊

张迎晨、吴衍川、谭淇宴

青聚AI”人工智能+专项赛

序号

作品名称

参赛学生

指导老师

1

基于扩散模型的语义分割方法和系统

陈睿、向利军、刘钟屹、马浩然、程宇繁

张晶

2

天枢科技——基于智能决策的空对空防卫体系

白梓彤、张默涵、高宇涵、侯凌岳、栗梓超、齐瑞茜、范思雅、林思琳、吕博洋

徐大军

3

通智洞微——大模型驱动的高保真混行交通一体化仿真平台

陈嘉靖、吴思霖、熊梓俊

张钊、于滨、张迎晨

4

灵枢迅码——基于大模型的高效软件开发助手

焦子谦、周泽同、张博睿

刘芳

5

GEOLLM——智能城市问答系统

任晓林、石通、杨汇一、张馨月

孙磊磊

6

心境:面向焦虑症辅助诊断的VR情景化多模态评估系统

张之夏、段铸、刘鑫阳、琚长昊、罗春宇、王哲、张天乐

周忠、张守龙

7

MPA-AGENT

张钧祺、杨可清、范兴堃、马亦翚

荣文戈

8

ManimFlow智能动画生成系统

丁晨曦、张埔源、王琳皓

于茜

9

AutoTest:面向多场景的无人驾驶算法多维度鲁棒性测试系统

薛景飒、曾瑞庭

王海泉

10

FUNDAgent——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公积金管理框架

韩卓然、白玉玺、任兴文

王静远

11

城市共享单车使用需求预测与调度规划技术研究

谌俊逸、韩昌昊、谭靖南、郭瑞强

索明亮

12

AeroTest航宇智测——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航空航天软件测试生成

吴自强、李益然、沈修齐、王桢齐

高祥

13

AI肿瘤药师智能体

廖俊麟、邵炜凤、蒋少涵

阮利、刘维

14

LLM-EAT-BUG——基于大语言模型增强的安卓测试技术与系统实现

马祥熙

高祥

15

AI4Areation ——系统视角下的绘画创造力挖掘与评价

崔好点、王舰笛、刘一航、洪展义、袁丽涵 、周祉含

李晓阳

16

万象——自动驾驶安全测试仿真平台

曲扬、李乐婷、魏鹏程、夏梓轩、梁骁、卫丁恺

刘艾杉、付强、刘祥龙

17

航智星

Roberto Daniel Chen Fu 、董浩宇、左家兴

田东文

18

智行视界--结合AI数字人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科普平台

张敏尔、周铭坤、方之琬、励思媛、樊孜昱、陈婧怡

阮利

19

OSSerCopilot——基于大模型的开源社区新手加入AI导师模拟系统

谭婧怡、任玮妙、樊可卿

谭鑫

20

面向危重症病人的痰液淤积检测与智能咳痰技术

鲁良松、杨治国、郑婕、鲁嘉星、赵诗建、孙铭泽、王英健

石岩、王一轩、黎磊

21

光阵智眸:基于工业视频内窥镜的智能测量系统

赵泽同、张晓鹏、程佳彤

孟偲

22

高频多通道相机研制

谢俊建、张致豪、孟子祺

潘翀

23

基于视觉稳态诱发脑电信号识别与实时环境感知的智能电动轮椅辅助控制系统

王宇昊、应卓航、苏楚荑、韦韬、冯泳强、陈飞雨

王少萍、张益鑫、王兴坚

24

iWarehouse:全场景智能仓储系统

胡亦成

牛建伟

25

基于低代码的大模型Agent开发与交互学习平台

王远铭、罗凯骏、黄子航

黎立

26

金融智能模型风险评估体系及系统——金融智能模型风险评估与监管技术研究

赵首智、王绥乐、黄翊天、王羿珧、葛隆祺、戴铖昊、罗睿安、于耀博、李希宸、左芮玮

左源

27

OmniArm——多场景自适应智能机械臂系统

高铭、王怀阳、吴佳峻、王梓恒、孙岩松

王静远

28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跨设备智能交互系统研究

钱照平、叶舟行、李昊琛、牛浩宇、朱永川

阮利

29

华医云汇——基于隐私计算的中医诊治联合分析平台

朱俊华、刘瀚璞、孙雯新、郑宇杰、王浩淳、张家文、王书勤

邓攀、曲乐

30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虚拟现实可交互高斯avatar

杨鸥、刘一川

吴健

31

星际守望——地基光学仿真赋能的空间智能监测系统

张超群、王子恒、陈泉桦、张元一、王奕飞、朱礼轩、周巧亚、黄湘、张默涵、罗寒冰

张余、尹继豪、王立东

32

MetaCity——元城市时空智能引擎

张瀚文、王宇汀、魏鹏程、汪昕媛、邓君瑶

王静远

33

基于双头GAT的雷达跌倒检测系统

孙义林、张洪硕、杨晨、王拓源、张函铭、蔡向南、代馨懿

苏东林

34

分布式训练网络可靠性建模与仿真

李嵘喆、王滨实

潘星

35

夸父逐日--模拟火星表面光源系统设计

杜炎锴、何渝鸿、史运翰、常昊堃、苏子恒、彭雅楠

王安良、徐大军

36

基于深度学习的道路裂缝自动化提取技术及其在智能交通中的产业化应用

王清枫

孙超

37

绿韵山河——环境治理一体化智能平台

汪宇、王嘉毅、王有为、汪子权、丁小轩、段雯婉、冯楚皓

郝旭春

38

太空传奇——AI赋能的沉浸式太空飞行体验系统

钟草林、孙宛邑、于照中、韦越篷、于佳永、柏雨昕、艾弋涵

程林

39

基于Mamba模型解译代价体的遥感图像立体匹配方法

张晓鹏、朱方滔、董承瑜

张浩鹏

40

AICare:大语言模型赋能的智能医疗辅助决策系统

杨凯伟、睢德昊、曾祺乐

潘成伟

41

FedMetro——基于联邦学习的跨线网城轨客流预测系统

周俊驰、姜涵章、赵欣雨

童咏昕

42

“磁筹星迹”——自旋伊辛机芯片系统实现及其应用

王皓玥、李智嘉、冯博来、王朝阳

赵巍胜、李赛

43

Morph-Rotor 一种可自主抓取的变体四旋翼

高梦元、王鸿铠、张玉鑫、折书戎、陈禹呈、严梦雨

张家应、李可、王青云

44

大学生为何拥抱生成式人工智能——基于使用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刘昱汐、林旖萱、郑凯文

和鸿鹏、李丽珠

45

“智语千枢”——AI赋能的情感交互仿生机械人脸系统

骆彦宁、史运翰、刘舞洋、林孜、韩天骄、孙麒皓

程林

46

SparkieLink:智能协作与团队学习优化系统

蒙金穗、胡思怡、孙若菡、杜溢彤

吴文峻、王理

47

“FusionFit华体智汇” ——基于大模型与VR技术的中华传统体育智慧平台

范久琳、付奕杉、刘思远、邹林利、左峥、李卓妍、王嘉毅

李洋

48

HyperSat3D:三维生成式遥感大模型

曹槿祺、刘馨阳、许仕文、于治平、钟楚玉、余思纬

史振威、邹征夏

49

“排球e学”智慧排球教学与训练系统

王琳皓、刘志千、陈子祥、白天宇

张永飞

50

智能LDACS:航空宽带通信系统的AI革新

陈皓昊、王墩、李嘉洲、王恩倍、董思萱

王志鹏、郭凯、郭继凤

51

JoyExpress:脑电-近红外双模态融合的 阈下抑郁识别模型

罗浩坤、周子强、廉晟、蔡晗泽、王安雨

姜涵

52

数据驱动的高可解释性欺骗干扰检测方法研究

毛子文、秦良雨、张哲、王清枫

孙超

53

智驭安擎—自动驾驶人机安全综合监控系统

杨羽宸、杨洋、尚泽楷、朱世浩

潘星

54

无人机-机器狗空地协同智能巡检方案

徐子路、李中杨、秦洪光、邓子凡、王雅妮、苏英轲

闫芮、董希旺、徐浩

55

基于IMU的颈椎健康监测设计

黄楚轩、杨洋、付永琪

张静

56

基于“AI+”的跨卫星系统即时数据服务与应用

王永康、李周、申迪扬、Davaajantsan Batzorig、Cuba Mamani Jaime、Ahmad Zammir Ribah

王新升、牛建伟

57

万象探微——人工智能赋能显微分析

付欣、宋霖、相昊辰、黄祉皓

白相志

58

基于数字孪生的先进渐进成形制造装备与技术

要志宏、孙梦、梁德儒

李小强

59

基于电化学行为的锂离子电池健康状态在线估计方法

谢晟、汪祉轩、陈博铭、刘怡宁、赵以卓

陈云霞

60

面向涡轮叶片极端热梯度环境的智能光辐射加热装置

刘馨、张帅、车泓左、苏于杰、史子怡、李佩颖

杨顺

61

智维口腔——基于多光谱成像与深度学习的口腔智能检测系统

李卓妍、顾倍铭、高晨轩、金浩然、秦瑜晗

杨照华

62

脑机接口技术对人格权的挑战与法律应对——基于典型使用案例的实证分析

陈怡、张逸佳、查嘉琳、张月

蔡星月

63

基于视觉语言模型驱动的智能交通事件提取分析系统

刘力源、胡昱琛

周栋

64

复杂场景下比力辅助的GNSS 欺骗干扰检测方法

张函铭、林明健、高佳宜

孙超

65

小航颌护:基于MICA重建三维头部的儿童面部骨性畸形AI诊断系统

陈宇佳、周千悦、覃晓珂

王海泉、周彬、白艳杰

66

技术平权视域下AI赋能科普的实践研究机制

孔一凡、罗灿林、陈家宝、辛悦、刘伟峰、柏雨昕

梁天屹

67

智识微瑕——基于深度学习的航空发动机叶片智能诊断与评估系统

宋鹤、王铭伊、刘珈源、张媛媛、陈如松、滕一锐

胡殿印、潘锦超

68

基于机器学习及多模型性能分析的高精度水质检测和用水安全预警系统

王冠喆、吴桐、张孟琨、郭佳涵、陈鹏宇

张益鑫、张育玮、石健

69

可用于狭缝探测的蛇形仿生超冗余特种机器人系统

吴桐、王冠喆、张孟琨、郭佳涵、朱帅铭、王子恒、汪浩宇、徐家其、郑梓鑫、刘鑫宇

张益鑫、王少萍、王兴坚

70

FormulaSnap-基于Kimi AI的LaTeX公式识别

田睿敏、邓文丽

全绍辉

71

衡风——模型压缩评测部署一体化平台

熊晓焜、叶佩霖、吴佳峻、林宇浩

郭晋阳

72

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学习推荐算法

张惠云

唐荻音

73

基于眼动信息的抑郁症患者智能辅助诊断

刘小明、何昕灿、龚甘田

马剑、丁宇

74

洞心—基于心脏CTA的冠脉硬化辅助诊断系统

韩昕睿、张伟宸

李帅

75

基于线驱动的具身智能水下灵巧手

张中航、孙梦、马佳新、赵炳鉴

文力

76

"鹰瞳视界”——基于红外超分与跨模态语义增强的全天候智能视觉系统

张昆琦、夏思博、韩俊曦、杨焘溟

李爽:

77

深海之眼:SAR舰船检测一体化平台

雷镇源、任玮妙

陈杰

78

灵蛟微探——基于MEMS的微型水下机器人

施瑾菲、王晟泽、刘纯翀、李松宸

徐天彤

79

元界云游——AI赋能的古建活化文旅推荐元宇宙平台

周其顺、滕濮泽、周居琪、朱玉林、唐皓涵、马晨宇、潘雨

邓攀、曲乐

80

基于双模态人机交互的足踝主动康复系统研究

孟泓贝、武语涵、齐亮、曾俊鑫、赵晨鹭、马伟豪、张雨诗、王翊杰、黄浩、赵子贺

高硕、徐立军、康梦田

81

基于类脑器件的神经网络光流法超快视觉识别技术

马伟豪、李雪萌、浦同铭、王舒睿、张季安、陈俊熙、孙烨清、刘展维、李帝威、李艺琪

高硕、徐立军、周富强

82

多模态虚实结合数采平台--助力工业大模型

黄钰哲、吴凡,李鹏博

袁梅,董韶鹏,屈玉丰

83

智游灵——基于多源数据与空间感知的个性化文化旅行规划系统

马钰涵、卢俊熹、蒋政、郭璐瑶、侯辰风、严嘉乐、刘健伟、张晗、张若瑶

谭玉敏、何凌峰、李洋

84

“流转视界”——航空叶轮机典型流动交互式可视化系统

赛青塔娜、张玥涵、董思淇、郝俊龙

柳阳威

85

智析晶矿——多模态视觉驱动的高精度矿石分选系统

李哲洋、李东翰、管睿、丁远洋

李露

86

基于遥感影像的灾害场景监测与问答智能体

江依阁、宋佳泽、房亚川、宋勃锐、董兆森

赵丹培

87

元镜智鉴——自动驾驶智能安全虚实孪生测试验证平台

章锦川、冯准、谷香、崔少南

任毅龙、于海洋、崔志勇

88

“星擎智航” 基于强化学习的火箭动力外太空无人机

张智宇、姜佳佚、刘超、何晨贇、雷宇轩、何政坤

张源俊、朱浩、徐大军

89

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航空发动机零件识别与损伤检测

李少言、李苏齐、李源

范雨

90

以智待涝 ——变电站数字孪生智能防汛集成系统

李浩洋、肖茂栋、于家祥

王磊

91

智愈骨肿瘤--AI赋能个性化精准手术规划

李林峰、殷世豪、慕雨涵、江殷、何宗霖

张余

92

“氢进万家”—— 氢燃料低排放安全燃烧壁挂炉设计

王浩宇、袁子晴、张瑀琦、邹馨悦、赛青塔娜、叶昊

韩啸

93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空天仿真智能体

刘畅、李宇飞、朱姿璇、张明炎、张志昂

张天汉

94

文科高等数学智能题库系统

李知奕

吴培熠

95

可解释性对用户采纳的影响研究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谣言检测系统

袁瑞清、郭芯竹、刘睿、单琳霁、周玥、梁雨晨、丁祎涵、薄丹雅、韩泽辉、柴玉婷

陈喆

96

天工开物——基于多模态信息感知的空间智能装配系统

边芠禾、谢昊哲、黄紫琦、毛啸天、杨皓

梁玉莹

97

灵眸智巡-按需可配置的无人智能巡检系统

张子琦、李禹剑、吴文昊

孙海龙

98

“夜枭”——基于单阶段学习的无人机高效导航系统

许多铎、厉可霓、王祉毓

董希旺、徐浩、闫芮

99

中阳坨坨—将共模电感送进乡间炕头

樊孜昱、罗翌瑄、孙翊涵、孙懿含、闫俊宇

冯维成、苏睿、于秋漫

100

AI智聘通 - 全流程智能面试训练平台

张温宇翔、武易、何启荣

申雪萍

101

天眸智鉴——空中交通管制员实施智能监测评估系统

曹玮琳、孟烜宇

陆峰

102

ArchSynth——基于MOGA与生成式AI的建筑规划与风格渲染系统

沈修齐、卜欣然

刘瑞军

103

生成对抗网络驱动的航空监视系统干扰智能抑制方法

杨贺、陈宇哲、闫雨萌

郭凯

104

DLAFL——基于深度学习的模糊测试器

王楷文、秦敏泽、尹艺霏

杨立群

105

“探骨析因”一种基于电磁成像的骨健康诊断系统

李健和、蒙金穗、赵一达、王子赫、孙李傲然

单涛

106

创芯智防·类脑双模一体超低功耗边境安防系统

孔鹤霖、魏知行、陈挺然、焦新东、赵艺、徐博涵、冉宇轩、谷岩、任益彤

潘彪

107

智绣京华——“京绣”非遗保护与传播项目

贾锡冰、赖圣淇、陈燕翔、马雨乐、张跃恬、袁凡淇

庄维嘉

108

高可穿戴混合范式脑机接口脑卒中手部康复系统

苗武怡、王宇昊、唐令韬

郭玉柱、张秀磊

109

基于YOLO算法的道路巡线与车流量检测系统

王辰光、常昊堃、苏子恒

李露

110

基于尾流与姿态松耦合的无水光伏清洁无人机

张雨欣、马艺轩、韩嫣鸿、邬瀚、刘壬涛

胡天翔

111

基于张力反馈控制的线驱动刚柔耦合仿人灵巧手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汪奕洁、任翔宇、马靖宇、岳伯禹、饶子敖

张益鑫、王兴坚、王少萍

112

智安畅-全域道路信息监控与应急系统

赵培智、卢裕轩、夏梓轩

童咏昕

113

基于自敏化神经形态器件的病理性心音识别AI

魏学奕、吴语桐、王胤龙、杜顾宸、李思雨、邹萌萌、王登科

张海天

114

面向免疫治疗标志物高通量筛选的 智能检测芯片

孙钰乔、储江天

董再再

115

CodeRobot——JetBrains智能编程助手平台

黄振庭、王诗怡

116

智笔云帆——基于异构数据聚合与大语言模型的生成式学习中枢

庄耿雄、洪瑛华、赵若彤

高祥

117

智驾之眼 ——面向交通场景下目标检测的边缘设备系统

赵笑菲、王业铖、马浩然、张闻达、刘浩宇

赵巍

118

YOLO-online

蔡昕远、伏权

任毅龙、于海洋

119

仰韶实验室

毛馨悦

王可

120

轴承智能医生:泛化故障诊断大模型

刘海菲、黄子健、曹文燕、裘佳楠、黄启轩、季皓、黄博昊、赵正铎、张君、胡泊源

陶来发、连芷萱、吕琛

121

青鸟智航-具身智能无人机及低空产业化应用

赵浩然、童浩宇、汤书宇、丛骛哲、李梓铭、王天龙

周尧明、王永超

122

AI赋能的术中、快速急性心肌梗塞预后评估新方法

张万欣、张万欣

陈珣

123

i-Touch—基于感官代偿的盲童认知辅助设备

刘洋、郭闰欣、吴桐、王琦、邓涵尹、李文瑞

王韫

124

RadiantAI——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胸部CT分析系统

杨荟会、凌浩然

王硕

125

人工智能投入对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财务绩效影响研究

杨啟蓉

宋文燕

126

Tabot桌面助手 ——基于视觉识别的桌面智能助手

由易

郭园方

127

康姿卫士——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不良体态云评估系统

丁思淇、林昭彤、苟建峰、彭思蕊、贺海洋、唐鸣远、李卓然

陶春静

128

基于知识图谱与自回归任务的隧道领域模型

程斌、王硕宇、王晨希、梁乐轩、肖钦予、郭蕙源

杜博文

129

全球主要半导体企业竞争战略的智能识别与动态演化研究

赵一琳、李忻远

宋文燕

130

天启——具身智能全场景实验室系统

贾沅增、李博伦、杨泽南、罗浩宇、白新宇、王晗曈

牛建伟

131

基于代码图查询的大规模鸿蒙应用缺陷检测

许梓芾、胡纭阁、刘润林

高祥

132

基于人工智能的涡轮气动智慧设计技术

苟粒凤、刘长兴、吴旭飞、孙卓娅、张蔚松、张琀屏

王一帆、付超、邹正平

133

数智问诊——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新能源汽车故障模式智能提取系统

胡昱琛、黎文静、任振宁、马御洛、周宇轩

郭霖瀚

134

非遗活化·智剪未来 ——中阳剪纸AI数字平台建设方案创新的实践探索

程嘉烨、司城、曹子腾、赵晨鹭

高硕

135

人工智能多模态情感识别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魏琳芮、张浩鹏

王思远

136

英文语体识别与修正系统设计——基于945万字符语料库的构建与分析

应文青、高悠然、赵羽湜、周子琪、杨馨

邢春丽、范卓怡、张毓

137

“漠百灵”——一种人工智能赋能的垂直起降太阳能无人机

刘彦玮、陈谕喻、张一啸、王洲、兰若余、洪翊芸、李茜羚

王维军

138

瞳衡智检眼健康全析筛查系统

刘宇轩、姚博鑫、梁卓、解恩慈、赵子贺、李梓豪、李尚儒、孟泓贝、宋芊芊

高硕、康梦田、徐立军

139

基于物理信息神经网络的镍基高温合金Haigh图构建

田继超、张前涛、刘彩逸

李振磊

140

守护输电安全——基于主动机器视觉引导与双机械臂协同作业的多模态特种巡检无人系统

徐昊翔、范亚利、李茂清、郑岳琳、李维一、郑志炫、袁艺、吴桐

张益鑫、王兴坚、王少萍

141

跨文化语境中的技术认知分化——基于DeepSeek国际传播的主题-情感-文化图谱

周全、李昱娴

张毓

142

SkillForge+:LLM+RAG赋能的训考评一体系统

李永琦、鲁正豪、朱玉林、付东淏、唐皓涵、庄耿雄、杨佳宇轩

王海泉

143

电子产品可靠性数字孪生系统的建模预测单元设计与开发

付永琪、刘盼、路新磊

陈颖

144

智咽——面向吞咽障碍监测的立体感知系统

赵席垚、林艺涵、拜蔼芸

孙江涛

145

“复”旋未来——高性能智能复合旋翼式eVTOL

姜媛元、尹浩存、刘力源、赖寅岢、李泽波、黄若彤 、彭若希、靳佳睿、张生博、陈洁丽

蒋向华、韩乐

146

基于RT-DETR的遥感可解释识别

胡瑞启

史振威、邹征夏

147

精智磁演—— 磁性隧道结可迁移性高精度智能仿真系统

孙健、王鑫宇、谢济宇

张悦、张志仲、王进凯

148

“光合市集”高校餐饮智慧平台设计与实践 ——基于 YOLOv8 的图像识别与助农公益融合模式

王子赫、钟一文、杨汇一、李佳、蔡仕杰、高阳磊、邵宇森、魏思扬

姚星

149

SkyScope智瞰——多模态融合驱动的空天智慧导览

朱瑾恒、张耀文

陆峰

150

月面漫步者——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全开链四面体步态未知地貌探测机器人

雷颜诚、翟凯文、王皓正、张宇宸

张益鑫、王少萍、苗忆南

151

数生文创——支持多模态提示分割的图生3D创作平台

庞家宁、冯捷、魏祎晗、童震天、曾婳

黄迪

152

光灼耘净——基于AI图像识别的激光动态除草系统

行逸明、赵书宇、程海尚、靳婷

唐文忠、王帅、王博威

153

基于人声清唱的AI音乐生成模型

于嘉奇、张浩鹏、曾鼎宸

李波

154

热敏智控·粘附未来——采用大模型语音识别的医疗辅助智能粘附手套

朱良予、刘士卿、赵书毓、王馨悦

文力

155

基于声发射的空天飞行器舱段外物打击智能监测和定位

余皓添、李心怡、苏玉炫、陈鑫钧

何田

156

DistriInferEngine:面向大语言模型推理系统的分布式高效推理方法

汤子煊、姜炳丞、陈瀚林、刘逸夫、庞济慷

阮利

157

基于风格感知编码器和扩散模型的少样本字体的生成方法

易泽平、李昕克

王拥军

158

飞跃智诊:智能化航空器状态监测与预测解决方案

郭长东、刁宁昆、王剑文、陈鹤升、符记、卞启龙、李旭

何田

159

基于拓扑多连杆机构的EMA作动仿生手部外骨骼系统研究

郑梓鑫、李蕊、牛思语、朱亦涵、任思诺

张益鑫、王兴坚、王少萍

160

MMGDreamer:基于混合模态图的高保真3D室内场景生成

鲁珂阳、杨志飞、董天傲

张娟、张宝昌

161

大模型驱动的空地异构体智能协同系统

王卓航、唐翌捷、王思雅、连媛齐

董希旺、闫芮、化永朝

162

聆听癌症的语言--利用语言模型解码循环转录组特征

刘潜璞、任允中、周大猷

沙磊

163

飞行器智能设计方法探索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 飞机总体方案设计方法研究与系统开发

童遥、任尚清、付锡涛、惠海洋 、韩皓、王涵宇

罗明强

164

灵行守卫——本地多模态大模型智能预警系统

陈江浩、余志锦、杨宜林、包君泽、刘利爽

丁嵘

165

智引康行一一上肢意图引导的VR下肢康复外骨骼系统

葛杨世、孟瑞航、王晓雨

陆峰

166

InstructMesher——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可解释型3D资产生成

任允中、刘潜璞

沙磊

167

基于几何敏感网络的无人机无图路径规划系统

王启瑞、李宜昭

徐浩

168

面向医疗垂域的安全高效联邦蒸馏大模型

王玉画、张桓、周瀛、刘建成、刘栩男

张沁楠

169

人工智能辅助的薄液膜动态测量技术

周河、杨鹏飞、张紫凝

冀秉强

170

DyTIP-RNN 动态旅游政策规划模型

吴轶韬、黄楚轩、张艺璇

张静

171

生产过程中的智能化决策方案制定及分析

张艺璇、黄楚轩、吴轶韬

张静

172

融合多源异构数据的防热多孔材料渗透性多尺度表征方法

辛炜华、杨宇彬、李泫墨、许驰铭

郭京辉

173

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智能驾驶管家

徐墨寒、郭颍、杨高远、叶青云、吴雨蕊、郝彼得、李秋月、吴思豪、冯鑫杰、李浠凡

杨世春、周帆、曹耀光

174

LibCity-Market——数字城市的AI模型超市

周泽同、陈思潮、董天傲

王静远

175

基于双目视觉的下颌运动轨迹记录系统

孙铭宇、吴轶韬

姜宏志

176

用于变压器故障监测的光纤声纹传感器

王怡钧、杨秉怡、李泽权、左奇峰、王宇堃

徐小斌

177

双芯驱动——面向深度学习模型的数字存算一体加速引擎

王博冉、甄培霖、罗志豪

张悦、王进凯、张志仲

178

RSeeker-基于知识图谱与语言模型的智能科研助手

姜鹏、马琳、刘凯宇、刘亮

陈佳

179

高校图书馆助手APP

孙延范、冯海滨

180

基于AI Agent的老年用药管理融合应用

姜宇墨

181

基于随机帧梯度投影的多模态视频分析对抗攻击

李昊霖、孔祥骐、刘明昊

刘祥龙

182

FaceBot——人形情感交互机器人

孙文宇、方芃吉、张子清、王浩然、王晨宇、任芳苡、杨立坤

张益鑫、王少萍

183

CodeArena:在人类偏好上评估和对齐代码大语言模型

朱雄伟、姜钧、李如钦、滕濮泽

杨立群、杨健

184

鸾寓——遥感应急减灾大模型

张宸恺、杨帅、詹琪琪、刘欣悦、田帅、陈化观、刘子奇

柳泽明、刘庆杰、郭园方

185

“可靠小聪”:可靠性教育问答系统

王怀正、曾宪聪、邢兆涵

刘杰

186

泼你冷水(Pour Water)驳辩APP 商业计划书

刘汶杰、罗惠方、张心智

邹征夏

187

面向多源大数据的隐私计算——基于gRPC的联邦数据库

张恒鑫、吴卓道、沈志鸣

曾宇祥

188

“破茧成声,AI启语” ——基于柔性传感与智能交互的失语症康复生态构建

孟泓贝、陶雯欣、胡振东、王立旻、李雪萌、文阳、高靖泉、刘锋

高硕、康梦田、徐立军

189

言灵-基于小航的VR法语语伴

陈文卓、孙琦航、戴阳彬、程思翔、樊想、马俪宁

李莹

190

清鉴 —— 基于多模态融合的反诈系统

申剑璋、何宬熠、刘翔、陈毅豪

冷彪

191

幻盾—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大模型窃取保护系统

何牧、林子淇、吴丹、高藩、熊熙恺、徐琬莹、刘锦涛

王雷、姜博

192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适应性无人机自主导航系统

孔德文、吴思宏

孙超

193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金融分析平台

王腾扬、俞博文、王明天、卢一非、赵栩栩、袁若绮

李波

194

面向医患双方的交互可解释诊断报告生成系统

刘栖言、王腾扬、刘峻昊、朴东旭

童超

195

基于叙事逻辑推演的交互式短视频生成

王天一、田锦煜、肖一涵

童超

196

HybriMoE—高效MoE推理的混合调度与缓存管理框架

刘维、孙延范

杨海龙




“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

序号

作品名称

参赛学生

指导老师

1

青砖上的谜题:用胡同700年历史撬动未来

石佳禾、何诗晴、李天丽、苏奕先、刘知言

黄瑶、沈述宜

2

“地下钱庄”案件资金分析大数据模型》

聂素青、王俊渊、赵卓然、张奕、盘朱乐瑶、项雨萱、杨永同、李雨桐、刘一凡、赵子溢

吉冠浩

3

涉被侵权人违法使用医保基金问题规范治理路径研究

王兆轩、闫嘉璐、许志蕴、王馨

雷震文

4

“京韵智联”:AI赋能前门坊文化遗产的沉浸式体验与活态传承设计方案

周子玉、丛林郁、张周琦、王鑫宇、顾子玙、李秉鸿、辛润楠、查翔宇、吕函忆、赵晨鹭

徐立军、付博、肖皓文

5

社区嵌入式智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方案

于子滢、徐浩超、石翊阳、张宇琪、林绍宁、胡晨越、魏琳芮

马琪

6

紧扣居民特点,科技助力破局-从北京985高校A校社区适老化改造方案出发

骆屹霄、周欣虹

王海宇、杨磊

7

四维驱动 协同增益:新就业群体赋能社区社会治理路径研究及可行性分析

潘赞竹、丛林郁、解恩慈、林一凡

付博、徐立军、卢阳

8

AI赋能文旅融合:智能个性化深度旅游系统设计——针对中轴线及其线上全部365项非遗的路线规划体系设计

梅紫萱、邱荟如、邓茜珈、陈宣畅、刘西子、唐令韬、杨拓拓、张谊航

叶风、庄维嘉、牛思恩

9

京津冀TraMind交通智脑——高速公路网拥堵预测与优化决策系统

梁文哲、张思遥、王曙光、张启航、莫磊、康乐陶、高义婷

张钊、于滨、丁川

10

“筑巢引凤”回天青年归属感提升计划

肖雨轩、姜奕然、张景涵、杨林彤、王梦圆

张晓明

11

"多模态感知驱动的嵌入式智慧颐养系统——玉桥街道'暖巢'计划"

张晓鹏、孙铭禹、陈硕实

廖博飏

12

睿察引擎——大数据法律检察AI智能系统

刘誉、闫丰、白云天、潘吴淑、胡振东、徐恒泽、邹昕冉、赵思洋、赵泽北、史慜琦

泮伟江

13

芥子观·东方生态智慧的显微史诗——花园新生活示范场景设计

刘涣楷、李诗雨、明易萌、陈禹宏、董成卓、王贺琦

范舒欣、张诗阳

14

新时代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策略与实践

尹艺霏、李如钦、姜钧、周博、刘展博、李宏涛、陈思然

管天玉

15

高校周边共享单车调度优化与协同管理研究

严若琦、王胤淇、汪玮智

田琼、张源凯

16

良乡大学城共享单车潮汐调度项目调研报告

汪弋超、何兴嘉、韩泽辉、崔偌涵、黄宝熠、邓寒月、王子逸、陈梓熠、梁文俊、王睿琦

韩德仁

17

群团组织如何驱动新就业群体与基层治理 实现“双向奔赴”

赵映然、陈越、高玉娟、刘昀昊

刘佳、张迎晨

18

基于大型文物磨损识别与预测的无人机载长城数字化保护一体化系统

曹瀚文、丁佳琳

许炎

19

龙脊云卫:云翼巡堞护龙脊,壤枢析石固边垣  ——基于延庆区长城智能化保护的无人机系统平台

张蒋逸、荆海滔、曾楷瑞、李尚烨、杜坤榕、姜冠宇、张子涵、边厚华、曾彬峰、黄兵

何翔、姚仰平、吴坤

20

医保“维”规 ——涉被侵权人违法使用医保基金问题规范治理路径研究

王喃、李杨依诺、吕思衡、李昊、于峻浩、魏翔、谢萱、佟禹耕、张冯敬博、杨书溢

王海宇、李佳昕、李军

21

科技赋能·智护长城

张帅杰、刘戈、樊欣雨、翟重庆、戴铖昊、武孝天、魏然、王方宇、赵映然

崔文杰、谢正洋、张迎晨

22

数字经济背景下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路径——以和义街道与北航社区为例

李佳、程怡鹏、张雨杉、张一鸣、李嘉彤、钟一文

孙琳琳、金文恺、韩霞

23

新时代青年的特殊境遇及其调和法

韦泽宇

郑健

24

基于3D高斯分布的长城数字孪生重建及保护技术

朱言秋、张于治、冯文凯

刘虎、梁伟涛、乔梁

25

AI赋能下的法学教育——“系统设计-素养提升-链式规制”的多维路径展开

师钰然、曲康宁、黄铭扬、王硕岩、王语盈、晁诗怡、吴昱璇

赵精武、王鑫

26

中国社会医疗保险基金追偿问题研究

秦思圆、陈福静、刘悦

余盛峰

27

UrbanPilot——京津冀高速路网的AI调度指挥官

张瀚文、王宇汀、魏鹏程、邓君瑶、汪昕媛

王静远

28

西四北三条社区“无围墙博物馆胡同”胡同设计深化方案

李嘉源、黄国琦

“青智未来”新质生产力专项赛

序号

作品名称

参赛学生

指导老师

1

基于方舟分析器的鸿蒙原生应用污点分析框架

陈浩楠、林智灏、杨逸卓

黎立

2

“灵巧无痕”--基于真空吸附-气膜悬浮的晶圆搬运机械手研究

郭尚、李印川、高闯、刘秋杉、徐天翼

王辉、朱时雨

3

智鉴——基于星火大模型的虚假新闻检测系统

郭永康、黄驭、陈睿正、李泰川

邓婷、张日崇

4

知行X:城市级多模态交通预测治理大模型

赵恺琦、张远波、倪梓睿、闫昊阳

马晓磊

5

基于无线分布式架构的电缆检测与故障诊断系统

李全辉、刘越飏、邓竣牛

于劲松、乔娇

6

模块化复合吸附自适应晶圆搬运机械手末端设计

王涵、张中航、刘彬、余悠然、张嘉慧

杨明轩、齐特

7

纤检神瞳:氨纶丝饼缺陷AI显微镜 ——AI驱动的多模态工业视觉革命

庄耿雄、程宇繁、付东淏、林志豪、吴奇宣、刘雨承、赵若彤、陈高宇、姜枫

潘海侠、沃天宇、刘瑞军

8

智城防微:生成式AI赋能的城市病决策预防系统

何启荣、余绍函、王杰生、杜嘉龙、梁祎卓、唐皓涵、靳远畅、王子昂、刘俊廷

邓攀

9

御极安援——极端环境“平急”两用可穿戴式人员监测预警设备

马腾、毛宇韬、刘楠珠、谢雨鑫、李坤雷、李洋、冯楚皓、王恩倍、陶一铭、周思彤

施闯、夏鸣、王家乐

10

基于数字孪生的水利仿真与智能决策平台建设方案

裴子祎、方杭健、吴尚杰、吴徐哲、王书勤、游好、叶冠廷、丛林翰、纪郅炀、周子强

高阳、李帅 、姜涵

11

智眸无疆:智能无人系统复杂环境三维感知及全场景重建

李嘉禾、吴禹辰、王子航、李航、刘星宇、毛心东、王子涵、蒋博韬、李贺嘉

百晓、郑锦、郭园方

12

HapPermission:鸿蒙应用权限检测分析框架

尹耀、王远铭、李永琦、李昂扬、陈祺、何启荣、陈岱杭

黎立

13

“天眼译宏图”超广域高效遥感解译基础模型

杨沁哲、陈科研、陈博文、林柏宏、彭振邦、李泽坤、林立群、岳友松

史振威、邹征夏、李露

14

Abcpler:基于方舟分析器的鸿蒙应用字节码分析工具

曾宇晖、陈岱杭、刘兆丰、刘发荣、王冠宇

黎立、周鸣一

15

“ICHECK”APP引导镍铜铬离子浓度的智能化检测

马田田、汪鹏、付欣、刘美君、范坤瑶、安维轩、李尚墨、张天奕

周苇、白相志、程荣

16

内容与态度双模块特征融合的虚假新闻检测系统可行性分析与设计

张嘉乐、潘东好、张岚、谭瑞天、陈惟意、温雨旸、曹羽菲、马雪睿

董敏、张懂、范卓怡

17

虚假新闻检测系统

张范、孙浩峰、李可馨

朱立永

18

基于光纤声纹传感与多传感器融合的顶部驱动 钻井装置数字孪生智能运维技术

杨秉怡、王怡钧、王宇堃、李泽权、唐心、郎绍华

徐小斌

19

MetalFin 净水哨兵——基于仿生鱼的重金属污染实时监测系统

姜好、李垄、黄怡嘉、王梓铭

张益鑫、王兴坚、王少萍

20

机犬智绘——无人系统协同建图与环境感知

陶一铭、李洋、冯楚皓、周思彤、王恩倍、谢雨鑫、毛宇韬、王慧慧、屈佳铨、马腾

施闯、王家乐

21

大语言模型在新闻监测中的多模态和检索增强方法

杨焘溟

庄福振

22

智护先锋 ——穿戴式“平急两用”一体化监测预警系统

刘维、汪立、周星佑、储皓然、王效瑜、裴杉杉、林易达、赵炎懿

陈立江

23

基于新型柔性多孔基底设计的人体健康监测预警系统

黎思言、虞瑞乐、王历恒

薛兆国

24

全地形智能爬楼轮椅

刘鑫、翟培、程峥嵘、朱墨依、李雨瑄、吴鸿、钟一文、郑梓鑫、李佳、王子豪

蔡月日、李小强、齐特

25

基于黑磷纳米材料的可穿戴“平急”两用生命检测设备

张昆琦、周言

刘志方

26

极端环境“平急”两用可穿戴式人员监测预警设备—多模态集成式智能腰带监测系统

李想、王思远、吴冠成

鲍容容、何江、潘曹峰

27

无人系统三维重建

张一驰、蔡世昊、胡潇予

周建山

28

析空见微:复杂环境下高精度三维重建及视觉重定位系统

丁小康、宋迎新、周洋、何灿、谢小澄、陈奕名

王文光

29

AgileMind——基于大模型智能体的虚拟化软件开发团队

闫丰、杨心茹、吴自强、王得明

孙海龙

30

澄霄——AI虚假新闻检测系统

贾锡冰、陈燕翔、赖圣淇

庄维嘉

31

融合 RAG 知识推理与多模态特征建模的双分支神经网络虚假新闻检测系统

王桢齐、薛惠天、尹耀

石琳

32

智御安全:面向智能网联车辆的网络安全威胁响应平台

李蓬睿、刘豆豆、姚民坤、胡明洲、冯甘霖、朱嘉玥、汤认京、朱明月、迪力木拉提·克林木江、杨瑷玲

刘淼淼、鲁光泉

33

基于Python的新能源汽车数据处理系统技术

韩旭、唐成博、苗澍、杨雨鑫、左芮玮

王海辉

34

网盾探隅——智能网络安全攻防演练靶场与威胁响应平台

刘丫、王舟吉、钟芳梽、卜欣然、陈佳一、闵皓曦

王朋成、吴新开、丁川

35

晶圆搬运机械手构型设计与智能控制

张海若、刘安康、王薪宇、王一淞、杨锐、金子棋、谢洪洋、吴晗

董斐、胡庆雷、郑建英

36

无人毫米波三维感知成像系统

金圣杰、魏宇坤、杨涛睿

姚现勋

37

智途安行——车路云一体化态势感知入侵检测系统

王舟吉、刘丫、卜欣然、吴淼丽、陈佳一

王朋成、刘建伟


公示期为5天,公示时间为2025年4月19日至2025年4月23日,期间如有任何问题,请与校团委联系。

电话:010-82313231

邮箱:fengrucup@buaa.edu.cn



关闭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北航官网
第二课堂
学生工作部
学生中心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邮编:100191

备案信息

版权所有 2014-202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京ICP备05004617-3
文保网安备案号1101080018

微信公众号